小伙见义勇为抓贼牺牲 被刺中仍死死抓住劫匪

2014年07月03日08:30  南方日报 收藏本文

  2014年7月1日凌晨,广州白云区兴泰国际五金市场便民超市前。

  下了班的沈俊江走过“同仁激光”店铺,看到伙伴罗仪正在收工关店。他们打算一起宵夜聊聊天。约00∶40,沈俊江的堂哥沈勇波来了,兴致勃勃地拿着三瓶啤酒“入伙”。

  就在开瓶器打开第一瓶啤酒瓶盖的一刹那,附近传来“抓贼”的喊声。

  “抓贼啊,有贼!”

  喊声在五金市场上空响起,罗仪看到沈俊江和沈勇波“噌”地站了起来。一个黑影从他们身后10米远处跑过,越过一排一米高的铁栏。沈俊江一下子就追了过去,沈勇波、罗仪相继跟上。

  原来,一名持刀歹徒抢劫摩托司机伤人后,被受害者冯志光、见义勇为的魏兴岭追到这里。

  罗仪回忆,嫌疑人不高、偏瘦,沈俊江追上那个人没用十秒,眼看就要追上了,两人一起跳进了马路对面的菜地里。

  罗仪追至菜地围堤,看到沈俊江一只手抓着歹徒的衣服,身后是沈勇波。罗仪由于冲出来时来不及穿鞋,不敢轻易跳下菜地,正要绕道前去围堵,突然听到沈俊江喊道:“我不行了,快帮我拔出来。”

  罗仪将围着菜地的黑布撕下,看到三人扭打在菜地的水沟当中。沈俊江死死抱着歹徒的头部,蜷曲的身体一直在70°的范围内呈扇形摆动,沈勇波则死死压着嫌疑人双手。罗仪连忙冲上去帮忙,却看到沈俊江的面部痛苦得扭曲,这时最先开始驾车追凶的魏兴岭赶到,大喊:“小心有刀!”

  罗仪慌张地在沈俊江身上摸索,没摸到刀柄,沾了满手的鲜血。“救命啊,我弟弟不行了。”沈勇波大声喊起来。陆续赶来的群众连忙把沈俊江搬到路灯照得到的地方,这时他疼得大叫。

  2∶33,魏兴岭拨打120求救,罗仪冲到路边拦车。一辆的士呼啸而过,由于载着顾客并没有停。这时一位老乡将自家的小车开来,沈俊江被匆忙抬上车。借着车灯罗仪看到,一把尖刀直刺入沈俊江心窝。

  小车朝着3公里外的嘉禾益民医院驶去,罗仪害怕沈俊江睡着,不断大声说着:“阿江!再忍一下就行了!还有希望,忍住,没事的!”沈俊江却没有回应。罗仪看到他还想说话,却说不出来,嘴唇嚅动,脸色苍白。

  凌晨3时左右,沈俊江到了医院急救室前。“他当时很想说话,我劝他别说了。”医生把沈俊江推入急救室。

  第二天7时,噩耗传来,罗仪大脑轰的一声:“不可能,他进急救室的时候,我还和他说话的啊。”罗仪觉得是沈俊江保护了他和沈勇波。

  相关

  白云区自发捐款已超10万元

  沈俊江见义勇为英勇牺牲一事已在广州市引发强烈反响。

  2日下午4时30分,白云区均禾街党工委决定向街机关、辖区企事业单位、全街道居民发出为沈俊江家属踊跃捐款的倡议。截至发稿时,捐款数额已超十万。

  白云区委政法委、区委宣传部、区文明办已给沈俊江家属送上了慰问金。均禾街党工委、办事处,萝岗经济联合社分别向沈俊江家属、参与追捕人员送上了慰问金。

  均禾街党工委书记王立新说,他们已协调辖区派出所向上反映情况,为沈俊江及其他参与人员申请见义勇为荣誉称号和奖励,相关报告已递交。同时,向上级部门反映沈俊江的家庭情况,争取按政策给家庭给予适当救助扶持。“针对死伤者的善后问题,我们全力做好安抚、救治工作,目标只有一个:坚决不让英雄流血又流泪。”

  大埔县慰问沈俊江家属

  昨日下午,大埔县光德镇党委书记廖昌元给沈俊江家人送去2000元慰问金,他表示,当地将尽全力帮助沈俊江家属解决实际困难。

  大埔县民政局负责人代表县委县政府,给送来慰问金2万元。该局负责人介绍,今年梅州市十件民生实事中有“关爱救助精神疾病患者”一项,可免费收治贫困重症精神疾病患者。如沈俊江的父亲达到标准,将为其提供免费收治。此外,争取将沈俊江家这个低保户当五保户救助,这样在救助范围、金额方面都有更多优惠,特别是医疗方面的救助。

  英雄事迹引网友热议

  昨天上午,沈俊江见义勇为的事迹被媒体广泛报道后,立刻引起了网民热议。许多网友都自发地在微博和相关评论中点亮了香烛,为英雄少年默哀。截至记者发稿前,百度“沈俊江”相关网页1.6万多个,腾讯、新浪等微博阅读超60万次,相关评论超5000条。

  网友@US龙卷风竖起了大拇指:“向正义致敬!向孩子致敬!”在称赞沈俊江不畏歹徒见义勇为的同时,网友@丹尼尔Giant发了几个“哭脸”,为这条18岁的生命惋惜;@susu则祝福“英勇善良的少年一路走好!”大部分网友都发出了与以上三位网友类似的评论。

  有网友认为,尽管有时候见义勇为会付出高昂的代价,但相比于此,众人冷漠应对更让人心寒,见义勇为更需提倡。

  他们接力联手勇擒歹徒

  7月1日凌晨,市民罗仪、沈勇波、魏兴岭等人也参与了擒贼。他们来自全国五湖四海,既有本地人、也有外地人,接力联手,将嫌疑人绳之以法。

  魏兴岭

  “有贼嘛,就捉贼”

  歹徒的刀离魏兴岭最近的时候只有半米,一边朝他挥刺着刀一边嚷嚷:“你叫什么叫,不要叫!”幸好魏兴岭往后一仰躲了过去。看着歹徒逃去的背影,魏兴岭此前犹豫的决心变得坚定:“一定要抓住他,他手上有刀!”

  歹徒抢劫的时候,魏兴岭碰巧驾车路过听到了呼救声,立刻上前见义勇为、保护现场、录口供、看望伤者——他为此事整整一天一夜没合眼。

  沈俊江的离开,让他有自责之感。第二天,很多记者要采访魏兴岭,他只是重复说,我做的只是小事,没什么好说的。他又马不停蹄地去看望了被抢劫的摩托司机冯志光,安慰冯志光说,不要想太多了,先好好养伤。

  对于7月1日凌晨的见义勇为事件,他的逻辑非常简单,有贼嘛,就捉贼。

  罗仪

  “以后还会见义勇为,但要谨慎”

  罗仪从宵夜摊冲出去的时候,拖鞋都没顾得上穿,自然也顾不得害怕。他说,从冲出去到听到沈俊江死讯之间,他的脑子里都是一片空白。

  这是一个刚满18岁的年轻人,他在追凶过程中也表现出了与年龄并不相称的勇敢——毫不犹豫、不顾安危。事后虽然也有害怕,但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。

  罗仪只记得擒贼的时候自己狠狠压着嫌疑人的手臂,一动都不敢动,直到围过来的群众越来越多,他才发现自己力气已经耗尽,说“我没力了,你们赶紧来”。顾不上喘口气,他又去张罗抢救沈俊江。

  沈俊江比罗仪大一岁,罗仪从兄长般的对方身上学到了很多优点:“阿江很热情,干活很认真,为人很低调,是个非常随和的人。”他最羡慕的是阿江可以帮老板去收账,这说明阿江深得老板的信任,必须是人品非常好才可以。

  平日里,他和沈俊江不仅讨论工作的业务,还是难得的象棋棋友。“阿江经常会找我下象棋,说是要复仇,因为他很少赢我。”

  只是他再也没有机会和他的伙伴下象棋了。

  他说,以后碰到了还是会见义勇为的,只是不能一时兴起,而是要谨慎行事。

  沈勇波

  “我们这个家族的人历来都很仗义”

  在1日凌晨的围追过程中,沈俊江的堂哥沈勇波是第二个扭住歹徒的人。

  沈勇波是一个喜欢打抱不平的人。2007年的夏天,他和同学在白云大道永泰村附近撞见了一宗抢包事件,他和同学飞身猛追劫匪,追至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门口。此次劫匪同伙赶到,将沈勇波二人打了一顿,所幸打得不重。“不管怎样,碰到这样的事我肯定会冲上去。我们这个家族的人历来都很仗义,我从小受熏陶。”

  他想靠自己的勤奋节俭

  成为皮革加工店的老板

  生命记录

  他想靠自己的勤奋节俭

  成为皮革加工店的老板

  沈俊江1995年出生于梅州大埔,今年18岁了。7月2日,记者回访了事发现场和沈俊江的故乡,采访了他的朋友、亲人、师长,还原了这位青年英雄的经历。

  勤俭度日却乐于助人

  2012年春节过后,在堂哥沈勇波的鼓动下,客家少年沈俊江来到了广州,落脚于城乡接合部的白云区均禾街七星岗工业区,周边环境较差,生活稍显枯燥。

  这是一个远近闻名的皮革加工集聚区。五年前,沈勇波将自己的“正中皮革加工店”从永泰搬迁至此。站稳脚跟后,他开始发动家乡的年轻人出来“闯世界”。

  “昨天晚上一夜没睡,现在真的好后悔带他出来。”一身疲惫的沈勇波忍不住掉眼泪。“我当时有两个考虑,一是确实需要人做我的帮手,二是也想帮他,在老家根本赚不到钱,也学不到技能,他到时去哪里娶媳妇?”

  阿江没有辜负堂哥的期望。仅两年时间,他就成了店里的师傅。

  “干我们这一行,必须精通熟悉设计、打样、洽谈客户、生产制造等每一个环节才能做师傅。他聪明好学,又能吃苦,从最简单的用料清洗工做起,边干边学,很快就能独当一面。今年以来我基本不管店里,都由他打理。”

  前两年,沈俊江的身份是学徒,工资并不高。去年底,沈勇波给他涨了工资。“月工资4600元,但他存的钱不多,经常有同学向他借钱,他几乎是有求必应。他对我说,同学们都有困难,一定会还的。等攒够了一万块后,再拿给奶奶。”

  工友郭胜说:“我家里建房子差钱,我找他借了5000块,他一点也没犹豫。吃穿方面他很简朴,最好的衣服也就百来块左右。”

  堂伯父沈福全在工业区开了一个小超市,沈俊江下晚班后经常帮伯父卖货收银。“他拿一瓶水、一盒烟都会给我说一声,并如数付钱给我。园区里跟阿江打过交道的人很多,无不称赞他的做事为人。”

  来自湖南株洲的罗仪和沈俊江年龄相仿、志趣相投,虽不在一起上班,但并未妨碍他们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。1日凌晨,罗仪和沈俊江一起冲向了歹徒。“他人真的很好,我有时下班晚一点,他会提前买一碗面带过来给我吃。”

  阿江还向罗仪吐露了对爱情的看法。“我说工业区这么多女孩子,你怎么不找一个?他说现在还不到时候,最紧要的是攒钱照顾好亲人。”

  他还向郭胜透露过人生梦想,就是成为一个像堂哥一样的老板。“如果有一笔本钱投资,我堂弟已完全具备了自立门户当老板的能力。”沈勇波说:“我想不通的是,为什么我弟弟就这样失去了生命?”

  从小家贫却知恩图报

  沈俊江出生在梅州市大埔县光德镇富岭村沈屋,这是一个距县城50公里的村庄。在他两三岁时,父母离婚,父亲精神状态每下愈况,最终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。自此,他一直与奶奶相依为命,祖孙二人感情特别好。

  两岁时,他左手按进满是沸粥的锅里。农村医疗条件落后,家人看着心急,又担心留疤,上了除疤药。结果伤口愈合了,他左手五指无法伸直,像老树根一样变形弯曲着。

  这个烫伤影响沈俊江很多年,他有一个残疾人证,肢体残疾四级。因为贫穷,一直没去有效医治。二伯沈才选看出侄子的窘迫甚至自卑,十岁左右的年龄,村中别的少年到处玩耍,沈俊江很少出去玩,更不敢带小伙伴回家玩,总是留在家里陪奶奶爸爸。叔伯、姑姑看见了很心痛,二伯向他承诺:“不要自卑,我们再穷,凑钱也一定帮你把病治好。”

  在老家生活这十几年,叔伯们有条件的每月拿出一两百元,沈俊江全靠这些长大读书。他几乎没穿过新衣服,全部拣堂哥们穿过的旧衣服,春节才是他最快乐的时光,因为这时候可以得到每年唯一一件新衣。

  沈姓是村中大姓,村民们多沾亲带故。距离沈家三百米外的大埔县家炳第五中学,沈俊江在此度过了3年时光。堂伯沈瑞金在此做保安,有一次镇上的无业青年跑来学校生事,沈俊江安慰头发花白的沈瑞金“别怕”,冲上去帮着把人赶出了学校。

  话少、孝顺,是少年沈俊江给家人们留下的最深刻印象。在外人眼中,他依然有着少年的活泼好动。同村的黄林枫比沈俊江小两岁,二人自小一起长大,是地道的“发小”。在他看来,沈俊江个子小、胆子大、有担当。少年顽皮,有一次一班小伙伴把村民家玻璃打坏了,人人都不敢出声,唯独沈俊江站了出来。

  村里黄林枫的父亲很喜欢忠厚的沈俊江。想到孩子身世可怜,2010年之前,每年春节,他都会包个10元红包给还在上学的沈俊江。沈俊江自己赚钱后,每年过年回村里,都要到黄家坐一坐,给还在读书的黄林枫包个20元红包。

  从初一到初三,刘建达老师一直是沈俊江的班主任。在他印象中,沈俊江明显比同龄孩子更懂事,安分守己。平时同学们出现矛盾,沈俊江会主动站出来当“和事佬”,但自己很少惹是生非。

  沈俊江和奶奶感情最深。有一次看见亲戚喝羊奶,想到奶奶身体不好,他拿出300元给奶奶买羊奶,后因奶奶喝不习惯才作罢。外出打工后,沈俊江给奶奶买了老人手机,每隔两三天都要打电话。

  现在沈俊江见义勇为的事已在全镇传开,亲友们仍瞒着87岁的老人。奶奶很好奇地问:“为何家里今天来了这么多人?”患精神病的父亲斜躺在椅子上,不时咳嗽、傻笑,纵使不时有人前来探望,并不知发生了什么。

  采写:南方日报记者 陈晨 黄伟 张学斌 张婧 实习生 黄群好 陈晓伟 潘安生 傅鹏 通讯员 丘佳纳 摄影:肖雄

  策划统筹:梅志清 胡念飞 谭亦芳

(原标题:被尖刀刺中,他仍死死抓住劫匪)

(编辑:SN089)
分享到:
收藏  |  保存  |  打印  |  关闭

已收藏!

您可通过新浪首页(www.sina.com.cn)顶部 “我的收藏”,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。

知道了

0
收藏成功 查看我的收藏
猜你喜欢

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

  • 新闻图解秘书六人行--冀文林的前任和后任
  • 体育世界杯-7200万!巴萨购苏神达初步协议
  • 娱乐汤唯与韩国导演金泰勇订婚 已拿韩国绿卡
  • 财经石油帮蒋洁敏将冀文林纳入圈子 输送项目
  • 科技国产电动汽车造梦之旅:山寨特斯拉
  • 博客马未都:朋友好奇吃伟哥后的评价
  • 读书优劣悬殊:抗美援朝敌我装备差距有多大
  • 教育美媒称10%中国学生赴美材料造假遭质疑